渝北區基本情況介紹
渝北位于重慶主城北大門,全區幅員面積1452平方公里,轄11個鎮19個街道(含兩江新區直管區8個街道),建成區面積170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160萬,城鎮化率達到80%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“兩點”定位、“兩地”“兩高”目標和“四個扎實”要求,圍繞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”奮斗目標和創新生態圈、智能制造基地、國際航空港三大功能定位,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。2017年,全區生產總值達到1447.2億元,增長7%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524億元,增長5.9%;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10億元,增長10.6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2億元,增長7.3%;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億元,增長11.1%,其中稅收收入54億元,占比達87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;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6200元、16500元,增長8%、9.5%。
今年三季度,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70億元,增長0.4%,總量保持全市第一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74億元,下降8.4%;固定資產投資983億元,增長17.7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5億元,增長8.5%;進出口總額980億元,增長11.3%;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億元,增長18.6%,其中稅收收入56億元,增長27.1%。
總體來講,渝北有五大特點:一是區位優勢明顯。擁有江北國際機場、重慶火車北站兩大交通樞紐,緊鄰長江上游最大內河港寸灘碼頭,“渝新歐”鐵路正在向機場延伸。境內有4條干線鐵路、8條高速公路、7條輕軌,水陸空聯運的現代交通體系發達。2017年,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3800萬人次,貨郵吞吐量達36.6萬噸,躋身全國八大區域樞紐機場之一。二是產業基礎良好。渝北是全市最大的汽車制造業基地、重要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和進出口基地,已形成汽車、摩托車、電子設備、通用裝備、智能終端等優勢產業,汽車和筆電產量分別占全市一半和三分之一。渝北也是主城新興的商貿大區、美食名區、會展新區,商務會展、總部金融、現代物流等新的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。三是創新氛圍濃厚。渝北是全市創新資源集聚發展的高地,擁有院士工作站6個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個,國家級研發中心10個,市級技術中心173個,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9家,全社會R&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3.86%,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.83件,綜合科技競爭力保持全市第一。四是發展潛力較大。渝北是國家首批臨空經濟示范區,是兩江新區開發的主戰場,擁有保稅港區、悅來國際博覽中心等市級開放平臺,是重慶自貿試驗區、中新(重慶)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重要承載地。仙桃數據谷、前沿科技城等區級平臺正在迅速崛起。五是環境生態宜居??諝赓|量優良天數(288天)、森林覆蓋率(40%)、綠化覆蓋率(45%)位列主城前列,重慶中央公園等100多個大小公園星羅棋布,重慶市婦幼保健院、重慶八中等優質民生配套日益完善,先后榮獲國家文明城區、國家衛生區等30多項國家級殊榮。